轉自: 太陽報
發覺刷牙時牙肉流血,但又找不出原因?有沒有想過你可能已經患上牙周病?牙周病是一種由細菌引致的毛病,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徵,輕則流牙血,重則牙根外露,最後造成牙齒脫落。其實只要懂得刷牙的正確方法,並定期找牙科醫生進行檢查,便可有效避免牙周病。
據牙科醫生游舜華表示,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。其主要由積聚在牙齦即牙肉邊緣的牙菌膜,分泌毒素令牙周組織發炎所引致,嚴重的話,可以導致牙齦萎縮,甚至令牙齒脫落。
常流牙血要注意
游醫生指:「牙周病的病徵包括牙肉出血、牙石積聚、牙齒變鬆、牙肉紅腫、牙肉收縮引致牙肉外露等,由於牙周病由細菌積聚所引致,故此,若一隻牙出現牙周病,周圍的牙齒也有機會被傳染。」如發現有上述病徵,應及早找牙科醫生診斷,盡早治療。
至於牙周病的主要原因,游醫生認為與刷牙方法是否正確及有沒有洗牙習慣有極大關係。原來懂得刷牙,與有否刷牙是有分別的,就算一個人每天刷牙,但如果方法不正確,也不能將牙齒表面的污垢清除。游醫生說:「打個比喻,一張桌子即使每天都有抹,但若抹的方法不正確和不全面,上面依然有污漬;刷牙也是這樣,如果沒有用正確方法刷牙,即等於沒有刷一樣。另外,洗牙及看牙醫的習慣與牙周病的形成也有關係,如果沒有檢查牙齒又沒有洗牙,即使出現了病徵也不知道,延誤治療的時間。」
激光治療減少痛楚
一旦患上牙周病,牙科醫生會替病人進行詳細檢查,以確定患者屬於哪個階段,再配合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。游醫生說:「治療的方法離不開深層洗牙、牙周病手術、激光治療及口腔衞生指導,其中激光治療是現時最新的技術,如使用激光為病人進行治療,將可使病人流牙血的數量降低,同時病人所受的痛楚亦比一般治療少。」
只要進行治療,牙周病患者均可痊愈。然而,治療後須保持覆診。游醫生解釋:「因為治療之後,醫生會教導病人正確的刷牙方法,患者如依照醫生指示定期覆診,便可觀察他們是否學懂,並能跟進病人有否復發的跡像。」
吸煙懷孕屬高危
其實有些人會較易患上牙周病,包括牙齒不整齊的人、吸煙人士、糖尿病患者及孕婦等,游醫生解釋,由於牙齒不整齊的人士會容易被細菌入侵牙縫位置,便有機會被牙周病侵襲;另外,由於吸煙人士、糖尿病患者及孕婦等的抵抗力較差,所以亦會較易患上。
游醫生總結,想預防牙周病,最佳的方法是學好刷牙,然後保持良好的洗牙習慣,定期到牙醫診所檢查牙齒,同時避免吸煙,多管齊下,自能保障口腔健康。
甚麼是牙菌膜?
牙菌膜是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薄膜,它會不停地形成。牙菌膜主要積藏於牙齦邊緣的齦溝、牙齒鄰面(牙罅)、固定假牙(牙橋)底部、活動假牙(假牙托)上、活動矯齒器上及固定矯齒器上,刷牙時應特別留意這些位置。
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
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
漂牙潔白 笑意動人
轉自: 東方日報
信心十足的笑容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,想散發個人魅力,必備條件是一副亮麗潔白的牙齒,若牙齒又黃又黑,只會帶來反效果。要令牙齒回復潔白,可選擇不同的方式,例如牙齒漂白、瓷貼或牙套整形等,重現迷人笑容。
瓷貼美白兼整形
牙齒的最外層是透明白色的珐琅質,內層則是呈微黃色的象牙質;隨着年齡增長,牙齒的表層會因為咀嚼、經常接觸酸性食物而出現磨蝕及損耗,而象牙質的厚度卻會隨年月增加,因此牙齒由白變黃是自然的事情。
其實牙齒變黃並不影響身體健康,不過為了外觀着想,不少人都喜歡把牙齒漂白以滿足心理需要,希望藉着美白牙齒增強自信。牙科醫生游舜華表示,美白牙齒的方法包括使用美白瓷貼、牙套、專業漂牙或家用漂牙等。
美白瓷貼及牙套均由醫生進行,能同時將牙齒整形及變白,醫生會先替病人檢查,再打磨牙齒,然後貼上瓷貼,瓷貼每8至10年需要更換一次;而牙套能將牙齒變白之餘,更可改善其形狀,牙醫會為病人訂製合適的牙套,只要戴上牙套,自然能掩蓋本身的牙齒。

牙科醫生游舜華表示,要保持牙齒健康,必須定期進行檢查。

牙齒會受到食物的色素影響而變黃,因此應避免喝咖啡或茶等色素過盛的飲料。

藍光漂牙過程約1小時,效用能維持約1至兩年。
兩星期家居漂白
若不想改變牙齒形狀,只是想美白牙齒,可以自行或到診所進行漂牙,現時市面上有不少漂白牙齒的產品,坊間售賣的家用美白牙貼含有漂白啫喱,能清除珐琅質上的污漬,不過這些美白產品,效果不及牙醫的專業漂白顯著。牙醫一般會先印牙模,然後度身訂造一個用以盛載漂白劑的牙套,每天將漂白劑加入牙套內,然後套上牙齒,約需兩星期便能將牙齒顏色變白。
此外,大家亦可選擇到牙醫診所進行藍光漂牙,漂牙之前,牙醫會先替病人作檢查,確保牙齒健康並適宜漂牙。如果病人有蛀牙,牙醫會先替其補牙再進行藍光漂牙,漂牙的程序是以膠托張開口部,接着在牙齒塗上美白劑,再以藍光照射牙齒,期間約需每20分鐘補充美白劑一次,再繼續照燈,過程約1小時,效用能維持約1至兩年。
染色食物致牙黃
漂白牙齒之後,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游醫生說:「因為牙齒受到食物的色素影響而變黃,所以完成牙齒美白後,應減少吃色素過盛的食物,例如咖啡或茶,另外咖喱也會容易令牙齒變色,當然吸煙也是一個令牙齒變黃的重要因素,這些食物可免則免。」
除了孕婦或年紀太細的小朋友外,大部分人均適合進行漂牙;不過,游醫生指牙齒美白都只是外觀改善了,要保持牙齒健康,最重要還是定期進行檢查,確保牙齒沒有被蛀及牙周病。
瓷貼美白兼整形
牙齒的最外層是透明白色的珐琅質,內層則是呈微黃色的象牙質;隨着年齡增長,牙齒的表層會因為咀嚼、經常接觸酸性食物而出現磨蝕及損耗,而象牙質的厚度卻會隨年月增加,因此牙齒由白變黃是自然的事情。
其實牙齒變黃並不影響身體健康,不過為了外觀着想,不少人都喜歡把牙齒漂白以滿足心理需要,希望藉着美白牙齒增強自信。牙科醫生游舜華表示,美白牙齒的方法包括使用美白瓷貼、牙套、專業漂牙或家用漂牙等。
美白瓷貼及牙套均由醫生進行,能同時將牙齒整形及變白,醫生會先替病人檢查,再打磨牙齒,然後貼上瓷貼,瓷貼每8至10年需要更換一次;而牙套能將牙齒變白之餘,更可改善其形狀,牙醫會為病人訂製合適的牙套,只要戴上牙套,自然能掩蓋本身的牙齒。

牙科醫生游舜華表示,要保持牙齒健康,必須定期進行檢查。

牙齒會受到食物的色素影響而變黃,因此應避免喝咖啡或茶等色素過盛的飲料。

藍光漂牙過程約1小時,效用能維持約1至兩年。
兩星期家居漂白
若不想改變牙齒形狀,只是想美白牙齒,可以自行或到診所進行漂牙,現時市面上有不少漂白牙齒的產品,坊間售賣的家用美白牙貼含有漂白啫喱,能清除珐琅質上的污漬,不過這些美白產品,效果不及牙醫的專業漂白顯著。牙醫一般會先印牙模,然後度身訂造一個用以盛載漂白劑的牙套,每天將漂白劑加入牙套內,然後套上牙齒,約需兩星期便能將牙齒顏色變白。
此外,大家亦可選擇到牙醫診所進行藍光漂牙,漂牙之前,牙醫會先替病人作檢查,確保牙齒健康並適宜漂牙。如果病人有蛀牙,牙醫會先替其補牙再進行藍光漂牙,漂牙的程序是以膠托張開口部,接着在牙齒塗上美白劑,再以藍光照射牙齒,期間約需每20分鐘補充美白劑一次,再繼續照燈,過程約1小時,效用能維持約1至兩年。
染色食物致牙黃
漂白牙齒之後,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游醫生說:「因為牙齒受到食物的色素影響而變黃,所以完成牙齒美白後,應減少吃色素過盛的食物,例如咖啡或茶,另外咖喱也會容易令牙齒變色,當然吸煙也是一個令牙齒變黃的重要因素,這些食物可免則免。」
除了孕婦或年紀太細的小朋友外,大部分人均適合進行漂牙;不過,游醫生指牙齒美白都只是外觀改善了,要保持牙齒健康,最重要還是定期進行檢查,確保牙齒沒有被蛀及牙周病。
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
「大力刷牙」未必好,隨時致「壞牙」
轉自: 香港經濟日報
刷牙過分用力,牙腳位置琺瑯質更會給刷蝕,造成敏感反應
刷牙,3 歲細路都識刷。而「向上刷,向下刷,不可放入胡亂刷」這刷牙要訣,你我亦自小識講識唱。問題只是:未必識做。很多人都誤會,以為「刷牙愈大力愈清潔」,但其實因此而擦蝕牙齒,造成牙肉萎縮、牙齒敏感者,屢見不鮮。
不是嚇你,過分用力刷牙無端端刷壞牙的個案,原來很普遍。牙科醫生游舜華表示:「其實刷牙過分用力,情況就等同海邊石頭受到海浪衝擊及風化,會逐步被侵蝕一樣。一般大力刷牙刷得半年,牙肉會開始萎縮,經兩、三年的用力刷,牙腳位置琺瑯質更會給刷蝕,很可能蝕到有個凹位,造成敏感反應,吃凍熱酸性食物時會感到痺痛,嚴重者甚至接觸也會痛。」
連硬度高的琺瑯質都刷得蝕,可想而知本來藏身牙肉裏面、因牙肉萎縮才外露的像牙質(硬度不及琺瑯質),愈刷愈會蝕得快。「由於像牙質有微細管道通往神經綫,故像牙質外露已會敏感,再加大力刷牙刷蝕,敏感反應只會變本加厲。」她指高危會被刷蝕的牙齒,通常是小臼齒、犬齒及上門牙。「容易刷蝕小臼齒及犬齒,原因是它們位處口腔牙齒排列的『轉彎位』,不論刷前牙或後牙,移動牙刷時都會『中途過境』多刷幾次所致。而上門牙位置,則多是因為人人都覺得『門口要見人』,所以不自覺的想多刷幾遍,結果反而有可能刷壞牙。」不過,刷蝕牙過程也有「一段時間」,如患者在牙肉輕微收縮的初期階段已能覺察徵狀,問題還算容易處理。「通常牙肉開始收縮,露出了少許牙腳時,患者在刷牙、喝凍飲或吃雪糕時,都會較易出現敏感反應,其時若能覺察徵狀,就算已收縮的牙肉已無可能『生返轉頭』,只要改善刷牙力度及學習正確潔齒方法,再配合應用防敏感牙膏,敏感問題基本已可以處理。」
要留意了,須改善的除了刷牙力度,還有刷牙方法。「通常會刷蝕牙齒的患者,主要原因一是刷牙時太大力,二是牙刷放置角度不對。」游醫生強調,出現刷壞牙情況的患者,普遍刷時都是以「打橫刷牙」方法橫放牙刷來磨擦牙面。
「打橫刷是最易刷蝕牙齒的錯誤刷牙方法,只因每顆牙齒之間都有凹位,若牙刷橫放的刷,牙刷刷毛要填入凹陷的牙隙位置,必須較大力的把牙刷壓著牙齒才成,這增加的力度便是刷蝕牙齒的元兇。」她表示,若已刷到牙腳「凹了入去」者,因為很近神經綫,如仍繼續大力刷牙,臨床有嚴重病例會刷蝕到細菌感染神經綫,導致整隻牙壞死。「為免牙腳凹陷位置容易藏牙垢膜引起蛀牙和牙周病,患者一定要補牙,以避免再刷蝕的風險。」
至於正確刷牙方法,她指最重要是忘記個「刷」字,取而代之要記著:刷牙重點是按摩牙肉。「刷牙要大力才可徹底清潔牙齒這觀念,絕對是錯的,因為刷牙主要是想清潔食物殘渣或牙垢膜,它們藏身的位置都是貼近牙肉的牙腳邊位,並不在牙面。正確而言,我們只需把牙刷打斜 45 度放近牙腳的牙肉位置,讓刷毛可輕易深入牙隙位置,再輕力的『打細圈』按摩牙肉,以每兩、三隻牙齒打圈 10 多次、全口牙齒共刷兩分鐘的模式來潔齒,刷蝕牙齒的機會自會大減。」假如你很注意口腔衞生,進食後會刷牙清潔食物殘渣,記得要注意了,因為吃酸性食物如橙、汽水、檸檬茶、酸甜排骨後,都不建議立即刷牙。游舜華醫生解釋:「吃酸性食物後刷牙,最容易刷蝕牙齒,就算要減低口腔食物殘渣存留引起蛀牙問題,起碼也要相隔 1 小時後才可刷牙,期間更要飲些水來中和酸性。」
要成功掌握刷牙力度,也要有「學習」的過程。對此,游舜華醫生表示:「若留意牙刷,發現自己隻牙刷兩至三個月便刷到『飛起曬』情況,的確有用力過大之虞。相對想較易控制力度,可以考慮使用電動牙刷,因為電動牙刷會自行轉動,只要同樣 45 度斜放牙腳邊位,便可代替自己打圈刷牙這容易過度用力刷蝕牙齒的動作,特別是長者及幼兒等不大容易控制力度者,使用電動牙齒便會有幫助。」
刷牙過分用力,牙腳位置琺瑯質更會給刷蝕,造成敏感反應
刷牙,3 歲細路都識刷。而「向上刷,向下刷,不可放入胡亂刷」這刷牙要訣,你我亦自小識講識唱。問題只是:未必識做。很多人都誤會,以為「刷牙愈大力愈清潔」,但其實因此而擦蝕牙齒,造成牙肉萎縮、牙齒敏感者,屢見不鮮。
不是嚇你,過分用力刷牙無端端刷壞牙的個案,原來很普遍。牙科醫生游舜華表示:「其實刷牙過分用力,情況就等同海邊石頭受到海浪衝擊及風化,會逐步被侵蝕一樣。一般大力刷牙刷得半年,牙肉會開始萎縮,經兩、三年的用力刷,牙腳位置琺瑯質更會給刷蝕,很可能蝕到有個凹位,造成敏感反應,吃凍熱酸性食物時會感到痺痛,嚴重者甚至接觸也會痛。」
連硬度高的琺瑯質都刷得蝕,可想而知本來藏身牙肉裏面、因牙肉萎縮才外露的像牙質(硬度不及琺瑯質),愈刷愈會蝕得快。「由於像牙質有微細管道通往神經綫,故像牙質外露已會敏感,再加大力刷牙刷蝕,敏感反應只會變本加厲。」她指高危會被刷蝕的牙齒,通常是小臼齒、犬齒及上門牙。「容易刷蝕小臼齒及犬齒,原因是它們位處口腔牙齒排列的『轉彎位』,不論刷前牙或後牙,移動牙刷時都會『中途過境』多刷幾次所致。而上門牙位置,則多是因為人人都覺得『門口要見人』,所以不自覺的想多刷幾遍,結果反而有可能刷壞牙。」不過,刷蝕牙過程也有「一段時間」,如患者在牙肉輕微收縮的初期階段已能覺察徵狀,問題還算容易處理。「通常牙肉開始收縮,露出了少許牙腳時,患者在刷牙、喝凍飲或吃雪糕時,都會較易出現敏感反應,其時若能覺察徵狀,就算已收縮的牙肉已無可能『生返轉頭』,只要改善刷牙力度及學習正確潔齒方法,再配合應用防敏感牙膏,敏感問題基本已可以處理。」
要留意了,須改善的除了刷牙力度,還有刷牙方法。「通常會刷蝕牙齒的患者,主要原因一是刷牙時太大力,二是牙刷放置角度不對。」游醫生強調,出現刷壞牙情況的患者,普遍刷時都是以「打橫刷牙」方法橫放牙刷來磨擦牙面。
「打橫刷是最易刷蝕牙齒的錯誤刷牙方法,只因每顆牙齒之間都有凹位,若牙刷橫放的刷,牙刷刷毛要填入凹陷的牙隙位置,必須較大力的把牙刷壓著牙齒才成,這增加的力度便是刷蝕牙齒的元兇。」她表示,若已刷到牙腳「凹了入去」者,因為很近神經綫,如仍繼續大力刷牙,臨床有嚴重病例會刷蝕到細菌感染神經綫,導致整隻牙壞死。「為免牙腳凹陷位置容易藏牙垢膜引起蛀牙和牙周病,患者一定要補牙,以避免再刷蝕的風險。」
至於正確刷牙方法,她指最重要是忘記個「刷」字,取而代之要記著:刷牙重點是按摩牙肉。「刷牙要大力才可徹底清潔牙齒這觀念,絕對是錯的,因為刷牙主要是想清潔食物殘渣或牙垢膜,它們藏身的位置都是貼近牙肉的牙腳邊位,並不在牙面。正確而言,我們只需把牙刷打斜 45 度放近牙腳的牙肉位置,讓刷毛可輕易深入牙隙位置,再輕力的『打細圈』按摩牙肉,以每兩、三隻牙齒打圈 10 多次、全口牙齒共刷兩分鐘的模式來潔齒,刷蝕牙齒的機會自會大減。」假如你很注意口腔衞生,進食後會刷牙清潔食物殘渣,記得要注意了,因為吃酸性食物如橙、汽水、檸檬茶、酸甜排骨後,都不建議立即刷牙。游舜華醫生解釋:「吃酸性食物後刷牙,最容易刷蝕牙齒,就算要減低口腔食物殘渣存留引起蛀牙問題,起碼也要相隔 1 小時後才可刷牙,期間更要飲些水來中和酸性。」
要成功掌握刷牙力度,也要有「學習」的過程。對此,游舜華醫生表示:「若留意牙刷,發現自己隻牙刷兩至三個月便刷到『飛起曬』情況,的確有用力過大之虞。相對想較易控制力度,可以考慮使用電動牙刷,因為電動牙刷會自行轉動,只要同樣 45 度斜放牙腳邊位,便可代替自己打圈刷牙這容易過度用力刷蝕牙齒的動作,特別是長者及幼兒等不大容易控制力度者,使用電動牙齒便會有幫助。」
訂閱:
文章 (Atom)